其實行政合同就是國家行政單位和我國公民針對某項公共事務所簽訂的合同,所以行政合同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實現某項行政管理,同時行政合同也能夠看出是我國一種比較新鮮的行政管理手段,公民可以通過行政合同參與國家的行政行為。不過,也有可能行政合同會引發雙方的糾紛問題,那么,了解一下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其實也很有必要。
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的依據是什么?
行政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一審、二審、審判監督和執行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一審
(1)起訴。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受理后,進入一審程序。此時,人民法院指定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同時,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 3 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3)審理。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2、二審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 15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 10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 2 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采取相應措施予以執行。
此外,我國《行政訴訟法》也規定了申訴制度,是指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新處理請求的訴訟活動。
由此可見,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是建立在我們知道某些行政行為侵犯到了自己權益以后三個月之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行政訴訟的通俗的說法就是民告官,行政訴訟的整個審判過程參考我國的行政訴訟法進行。但是通常行政訴訟對于我國普通民眾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國的政治結構其實對法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行政訴訟法全文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