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在確定某個主體有違法情況時會繼續審查主體是否存在不能被處罰的特殊情況,如果有的話就只能放棄對其進行處罰或者只是經過嚴厲的教育之后就結束行政工作,但是如果確定了不予行政處罰的話還是有必要出具相關的決定書以便用文書確定。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不予行政處罰要出具決定書么?
不予行政處罰案件應當出具決定書并告知當事人。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有3種情況可以不予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違法行為輕微并經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這3種情況都以當事人違法為前提,只是由于當事人符合法定的其他條件才不對其實施行政處罰。雖然工商機關未對其進行行政處罰,但畢竟將當事人的行為定性為違法,當事人完全有理由認為工商機關對其行為性質的認定錯誤而進行復議或訴訟。即使當事人對工商機關的定性無異議,也不能排除當事人認為處罰程序失當的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當事人有可能主張處罰程序失當造成當事人精神或物質利益受損。因此,根據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即使對當事人不予行政處罰,仍然有必要制作相關法律文書告知當事人。
相關知識:
行政主體通過調查、取證,且聽取了被指控人的申辯后,如審查確認違法事實確實存在,且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即可依法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如認為違法行為不存在或被指控的事實不能成立的,則不得給予行政處罰,應制作撤銷案件決定書;如被指控人確實有違法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依法可不予行政處罰的,可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如認為被控人不僅有違法行為,且該行為已構成犯罪的,則應將有關材料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應制作移送案件(線索)決定書。
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
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綜上所述,如果行政機關確定了公民的違法并沒有嚴重到必須要處罰的地步或者說受罰的主體是在法律的特殊保護之下的,就會直接撤銷處罰或者直接作出不予處罰的決定,并且需要制定相應的文書來通知當事人最后的處理結果以免產生行政糾紛。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