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合同如何訴訟?
1、首先涉及的是如何認識行政主體在行政協議中的地位或優益權(特權)。對此,大陸法系國家存在兩種模式:行政自行解決與司法訴訟解決。“法國模式”強調行政主體為實現公共利益而享有優勢地位,“德國模式”則持當事人地位平等觀念。
在法國,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協議時,行政機關基于行政特權可以直接采取諸如金錢制裁、強制執行、單方解除協議等制裁手段,而無需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而且,法國行政法院的判例還認為,行政主體的懲罰措施不以行政協議約定為前提。
德國則認為,一旦行政主體與相對人訂立行政協議,就表示認可并接受其與相對人的平等地位,在協議請求權的實現方面也應如此。因此,行政主體的請求權不能以行政行為的方式加以確認,不得借助行政行為強制執行。除非簽訂合同時與相對人作出接受即時執行的約定,行政主體只能像相對人那樣,向行政法院起訴。
2、我國在契約式行政管理上的實踐起步較遲,學理上對于行政主體在行政協議中應否享有優益特權尚存爭議。對此在立法上雖然還不夠協調完善,但是基本上還是賦予了行政主體在行政協議中的一定特權。
比如,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行政主體就有監督土地的使用、因公共利益需要而提前收回土地等特權。然而,立法對行政協議履行糾紛應走什么救濟路徑則語焉不詳。最為典型的有如《房屋征收與補償》第25條第2款規定:“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這里對提起的究竟應該是什么性質的訴訟含糊其辭,引起極大的困惑與爭議。
如果結合新行政訴訟法第12條第11項規定,那么應當理解為作為行政主體的征收人不履行補償協議,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被征收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的,征收人只能提起民事訴訟。這應該是前述走民事訴訟路徑觀點的重要法律依據之一。
3、然而,既然法律賦予行政主體在行政協議中享有優益特權,應該說,我國現行的行政協議制度類似于法國模式而有異于德國模式。因此在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協議時,就應該像法國那樣由行政主體直接行使其特權,強制相對人正確履行行政協議。這是行政主體肩負實現公共利益的使命之所然,是為保證行政管理目的的順利實現所必需。
不過,這里的特權行使不應該是行政主體直接強制執行或者申請法院執行,而應該是先依特權對相對人作出與具體行政協議相適應的行政制裁決定。只有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行政制裁決定并依法送達決定于相對人,而相對人在法定期限內既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制裁決定的,才可以根據新行政訴訟法第97條規定進入非訴執行階段。即視行政主體對該行政制裁決定是否享有強制執行權,而確定是自行強制執行還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二、行政合同的概念
1、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約,指行政機關為達到維護與增進公共利益,實現行政管理目標之目的,與相對人之間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協議。
2、在行政合同之中,行政主體并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而是行政主體的身份與行政相對人訂立關于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以合同的方式來達到維護與增進公共利益的目的。在其間行政主體享有行政優益權。
在我國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合同的處理一般是根據行政主體的請求來加以確認,不會強制性執行的。如果行政主體是相對人那樣的話,向行政法院起訴即可。我們首先要對行政合同的概念有個明確的認識,它是與相對人之間經過協商后導成一致的一份協議。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口頭合同法律效力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老公出軌怎么樣才算證據
2020-12-08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