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民在日常生活當中違反了我國的法律法規的話,是要受到處罰的。在我國一般處罰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行政處罰,民事處罰和刑事處罰。 三者的處罰強度和處罰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刑事處罰是最為嚴重的,通常是以判處刑罰,并且進行財產的沒收以及罰金等等的方式來執行。民事處罰的處罰比較輕,通常是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等。而行政處罰當中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就是繳納罰款。
那么,如果公民受到了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之后,罰款到底應該在多少日之內進行繳納,以及要到什么地方進行繳納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公民在受到行政處罰之后繳納罰款的期限以及地點到底是什么?
1.對于行政處罰的罰款來講,我國有著明確的規定,當事人在收到的罰款通知之后,必須在15日之內到有關地點進行繳納。也就是說,繳納罰款的期限僅為15日。如果在15日之內繳納的話,該罰款就算繳納完畢,如果在15日之后還不繳納的話,就要繳納罰款以及滯納金了。
2.在我國行政處罰的發出,這是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做出的,但是繳納罰款是不能向相關行政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繳納的。一定要向當地指定的銀行來進行繳納罰款。也就是說,工作人員只有依照法律規定作出處罰的權力,但是卻沒有依照法律規定來收取罰款的權力。
被罰款人向銀行繳納了罰款之后,銀行將直接上繳國庫,不會經過任何機關或者是部門人的手里,以免繳納罰款的數額出現偏差。這也是為了保障我國收取罰款進行行政處罰的公平起見,也是為了保證工作人員不會徇私舞弊,從中貪污作梗。
當然,如果受罰人的經濟狀況或者是當時的情況,使之沒有在15日之內繳納罰款的話,是可以酌情給予寬限的。具體來講,如果是經濟困難的話,公安部門和相應的行政部門可以對其進行放寬期限,或者是采用分期的方式來繳納罰款。具體放寬的期限可以依照當時的情況來具體決定,國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3.對于一些不愿意繳納罰款的人,我國當然是有一些懲罰措施的,例如我們可以強制執行,凍結其銀行賬戶,強制交款等等。對于一些惡意遲交的人,在金錢上也會有一定的懲罰,例如已經超過了繳納期限之后,每超過一天都要增加3%的罰款。通過這種方式來促使受罰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罰款,方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
以上就是關于如果收到了行政處罰,之后需要繳納罰款的地點以及在多久的期限之內必須要繳納罰款,為大家介紹了一下。
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在生活當中受到了行政處罰的話,一定要及時到指定的銀行進行罰款的。因為如果不進行繳納的話,自己會受到經濟上的處罰或者是被強制執行,這樣是不利于國家法律法規的執行,也不利于國家工作人的工作的。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起訴狀
2020-12-03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