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理行政案件訴訟時效是否適用中斷?
審理行政案件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斷的。所謂訴訟時效中斷是指有法定事由發生時,此前已計算的時效期間全歸無效,待中斷事由消滅后,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相關內容拓展
訴訟時效一經開始,便向著完成的方向進行。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訴訟時效在進行過程中會發生某些特殊情況。其中,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表現為阻礙訴訟時效在法定期間完成的情況,民法學上稱為時效完成的障礙。行政訴訟法對時效的中止有著明確的規定,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保忉屵M一步將中止的原因擴大到“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并規定“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訴訟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這是解釋保護行政相對人訴權保護的一個具體體現。
民法上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行政行為以實現現行決策目標為宗旨,通過直接或間接影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來調整和制約社會行為,達到管治社會的目的,因而一經作出,其內容即具有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的確定力、拘束力、執行力,其變更或者撤銷必須經過法定的途徑,相對人不服該行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不以行政相對人與行政長官之間存在請求撤銷或者同意撤銷、請求變更或者同意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意思表示而中斷。
在進行一個行政案件的處理時,法律中對于案件的審理是有一定的審理時效規定的,因此一定要保證在規定的時間限制內完成案件的審理,如果因為必要的情況導致審理時效中斷的,需要在案件可以繼續進行審理時重新再進行計算,屬于近些年的重大突破。
行政訴訟法修改看點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成功要重組嗎
2021-02-09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