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起訴時間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行政機關應當履行而沒有履行而導致當事人利益受到損害時,公民可以在任意時間內提起訴訟,但是最長不能超過自知道行政機關不作為之日起兩年內請求。
公民在提出申請事項時,行政機關即使不批準也要給其書面答復。因此,如果公民在法定的時間內沒有受到行政機關的任何回應,當事人可以先向行政機關詢問情況,仍不予答復則可以在期間屆滿之日起二個月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在提起訴訟后,可以請求行政機關履行職能,需要提出申請的公民可以補充資料后再次申請。但如果當事人已經沒有履行的需要,則可請求行政機關賠償當事人因不作為而遭受到的財產損失。
二、如何界定
理論界大體有四種主張:程序說主張,應從行政程序方面區分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只要行政主體作出了一系列的實質性程序行為,即表現出積極的作為狀態,無論該行為在實質內容上反映的是‘為’或‘不為’,都應該是行政作為,反之就是不作為。因此,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作為的法定義務,并有作為的可能性而在程序上逾期有所不為的行為。(黃志強《行政不作為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實質說主張,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一定的動作,但要分方式的不為和內容的不為。方式有‘為’,但反映的內容是不為,則是形式上有‘為’而實質上‘不為’,也是不作為。“(陳小君、方世榮《具體行政行為的幾個疑難問題識別研析》);違法說主張,在行政違法理論中,沒有合法的不作為。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不作為違法,是指行政機關、其他行政公務組織或公務人員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卻違反該規定而不履行作為義務的行為。(楊解君《行政違法論綱》);評價說主張,討論行政不作為以及對其提起訴訟的前提是不作為存在著違法的可能性,而非現實性,行政不作為違法只能是審查后的結果,而非提起審查前的結論。
為了更好的督促和確保公職人員能夠積極的完成相應的工作以及職責,國家也是規定了當出現了任何的行政不作為等行為后,不僅會影響到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不利于樹立國家的相關形象,所以在發現了任何的行政不作為行為后,當事人是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權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