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
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
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
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二、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司法解釋
所謂不得再自行移送,是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對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約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須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認為該院依法確無管轄權時,應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這樣規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間相互推諉或者爭奪管轄權,又可以防止拖延訴訟,及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意見》的規定,案件受理后,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后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后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再審。實踐中,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經對案件進行了實體審理,而當事人又未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可視為當事人放棄了異議權,也可不必移送管轄,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繼續審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政訴訟中,對于移送管轄不服的,需要在移送管轄的行為發生之前提出行政復議,如果在移送管轄已經發生之后,是無權提出不服的行政復議的,具體的情況在法律上有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向司法機關進行合法的咨詢和了解。
移送管轄的時間是多久
移送管轄的適用具備的條件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