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并賠償損失的條件是什么?
一是行政機關的不作為。不作為導致行政賠償,首先要認定行政機關是否存在行政不作為。行政不作為是指對法律規定的職責拒絕履行、拖延履行和不予答復等。我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八、九、十項,對行政不作為主要表現形式進行了列舉。本案中,縣政府作為行政復議機關,具有對行政決定予以復議的法定義務,其拖延履行、拒絕答復,構成行政不作為。
二是行政機關的法定保護職責。判定行政機關是否具有行政賠償責任,主要看該行政機關是否具有直接履行保護公民、法人或組織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規定,縣政府復議是李某尋求法律救濟的必經途徑,但必經途徑并不代表縣政府就具有直接、法定的保護李某所種植山藥不受侵害的職責,法律對此未明文規定。
三是不作為是否導致了公民人身、財產權益的損害。由于行政機關對法定職責的不作為導致了公民、人身財產權益的損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不作為與損害后果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如公安機關不履行證人保護義務,導致證人受到人身攻擊,市政管理機關不履行公共設施的管理職責,造成公民人身損害等。本案中,行政復議機關的不作為并未直接導致李某財產權益的損失,其財產損失是王某的侵權行為所致,對王某的侵權行為,李某可以向公安機關尋求保護,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縣政府的不作為行為不產生賠償責任。
二、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有損害才有賠償”,相對人受到損害同樣也是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相對人受到損害的對象應當為合法權益,否則,行政機關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合法權益的范圍很廣,是否任何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不作為的侵害都可以得到賠償,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尚處初級階段,國庫承受能力有限,法制基礎較為薄弱等因素,在合法權益及其損害的界定上存在以下三重限制:
因果關系要件在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諸要件中,最容易產生分歧,因此,明確行政不作為與受害人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確定標準,在司法審查實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條件關系標準的運用
條件關系指的是行政不作為行為與原告合法權益損害之間的最基本的關聯性,即行政不作為是導致原告損害的實質性因素。條件關系的功能在于排除與造成損害結果無關的事項。那么,如何判斷條件關系是否存在呢?
第一,如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損害事件就不會發生,則條件關系成立。損害事件“不會發生”并不意味著“必然不會發生”,而是說損害事件“可能避免”。比如,消防隊采取救火行動并不意味著受害人的房屋肯定不會被燒毀,只是有這種可能性而已;
第二,如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肯定不能阻擋損害結果的發生,則條件關系不成立。比如,精神病人追殺甲某,他人向公安局報案,公安局未采取行動,如果在報案時,甲某已經遇害身亡,則行政不作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即不存在條件關系。
(2)可預見性標準的運用
可預見性指的是行政不作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夠為一般人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根據經驗推斷出來。可預見性的判斷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一般人能否預見到行政不作為可能導致損害后果的發生,如果能夠預見,則可預見性成立;
第二,如果一般人不能預見,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能夠預見或應當能夠預見,則可預見性亦成立。
如果行政機關在具有保護義務后沒有實行保護職責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因為行政不作為的行為會給社會的治安秩序以及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所以受害人是可以對行政不作為的行為進行索賠的,在索賠時也是需要將對方行政不作為的證據一并提交至相關機關。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21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