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多久可以認為不作為?
多長時間不答復屬于行政不作為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定,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認定,一般情況下如果在相關行政事項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答復就屬于行政不作為,具體情況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認定。
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二、 主要內容
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并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此定義主要有以下:
首先,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其次,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政不作為一般只要沒有履行自己的責任就會觸犯法律,而且此行為也會讓該受到幫助的人而受到傷害,只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沒有作出很好的答復,或者是故意的推脫 ,那么就一定公接受到法律的處分,重者會承擔法律的責任。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