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行政不作為的訴訟期限一般是多久?
行政不作為的訴訟期限一般是三個月,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該條是關于作為的起訴期限的一般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
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間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該條不僅明確規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不作為行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且規定了起訴的時機。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于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于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范機制的構筑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于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
專門針對行政不作為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例非常少,因為民眾普遍的理解就是,想要打贏民告官的官司實在是太難了,除非這種行政不作為已經極度損害到了自身的權益,而且民眾很多情況下都得依靠網絡媒體、社會輿論的監督,才能促使行政機關履行職責。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時用人單位收取抵押金、扣押有效證件合法嗎?
2021-02-23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人事代理
2020-1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