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要不要復議前置?
不是的,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前置只有以下幾種: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2、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4、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決定不服的,應當在收到審計決定之日起15日內先向上一級審計機關申請復議,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就是審計行政復議前置的規定。
二、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有三個:
1、申請要件
行政相對人向行政主體提出了實施一定行為的合法申請。按照行政主體能否主動作出行政行為標準,行政行為可分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和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兩類
2、職權要件
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事項具有法定職責和管理權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主體作出的一定具體行政行為,要在被申請的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和管理權限范圍內。
3、期限要件
行政主體未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法定程式實施一定的行為。行政主體為一定行為的時間,少部分法律法規已作出規定,包括《行政復議法》在內的大多數法律法規未作出規定。
綜上所述,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去政府部門辦事,如果遇到不作為的情況,可以選擇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法院提請訴訟,這兩個程序沒有前后順序,也就是說復議并不是前置程序,當然,從實踐上看,一般是先去申請復議,辦這個手續比訴訟簡單方便。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告撤銷執行后多久能恢復
2021-01-31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