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guī)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guī)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jīng)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緊急狀態(tài)、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內部人事管理行為 行政機關對所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任免、獎懲、調動、福利等決定,工作人員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四)法定終局裁決行為
(五)刑事司法行為 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這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但實質意義上則為司法行為。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職權具有雙重性質,這里的刑事訴訟行為不受行政法規(guī)則調整和支配。
(六)行政調解行為與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調解是一種當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轄”,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發(fā)生影響的決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機關的意志。行政調解只是一種行政的規(guī)勸、建議,達成調解協(xié)議也主要依賴平等主體間讓渡權利、處分權利。勞動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體往往不是行政機關,故而對調解行為和仲裁行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七)不具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也不具有強制性,因而沒有必要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
(八)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重復處理行為一定是維持了原結論,沒有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發(fā)生新的得、喪、變更的影響,只是對以往結論的肯定和維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九)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這里的對相對人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主要是指行政行為有效成立以前的內部運作、程序性的準備行為、調查取證等事實行為,此種行為尚未發(fā)生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chǎn)生得、喪、變更變化的實際效果。
我們知道行政訴訟一般就是指民告官,通常是對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可以依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此時也要注意有一些案件法律明確規(guī)定是復議前置,也就是在處理的時候需要先申請行政復議,若是對復議結果不服的話,那么再去法院起訴。
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期限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復議受理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鑒定標準和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09醫(y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jiān)護權
2021-01-12老人財產(chǎn)歸誰就誰贍養(yǎng)嗎
2021-03-09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居民商業(yè)產(chǎn)權是否征收房產(chǎn)稅
2021-01-10什么是勞務經(jīng)濟
2020-12-21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jù)有哪些
2021-01-27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企業(yè)投保企業(yè)財產(chǎn)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