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不作為開庭程序如下,
(一)開庭。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通知與告知相關人員。審判長宣布開庭以及相關事項,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二)法庭調查開庭階段的事項進行完畢后,由審判長宣布開始法庭調查。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2、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分別陳述。
3、訊問、發問被告人、被害人。
4、出示、核實證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只有經過當庭查證核實才能成為定案的根據。
5、調取新證據。
6、合議庭調查核實證據。
(三)法庭辯論
(四)被告人最后陳述
(五)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
(六)宣判。分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形式。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宣布判決結果,并在5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
二、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由于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拒絕履行”其法定職責,或者是“不予答復”的行為,是沒有內容的一種行為,行政主體不可能告知行政相對人訴權,行政相對人更不可能知道其內容,因此上述關于作為的起訴期限規定不能完全適用于不作為案件。如何確定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起訴期限,應當考慮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類型,不同的不作為類型起訴期限亦應有所區分。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于行政方面的一些事項進行開庭的時候,跟民事訴訟或者是刑事訴訟存在著一些細節方面的差異,但是在開庭階段進行一個宣布的話,相關的事項都是一樣的,由書記員來通知,還有審判長來宣告注意的事項。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土地轉包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28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