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樣的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符合下列條件:(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應當是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說到提起行政訴訟,簡而言之也就是民告官。此時的被告一方往往是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但要注意,在行政訴訟中,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依職務作出了具體的行政行為,導致行政相對人部分或者認為侵犯了合法權益的,那么才能提起行政訴訟。若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其配偶要與之離婚,這種情況下還是按照規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再次提起訴訟是否會被受理?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對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認為監管場所理意見不當如何處理
2021-02-04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申請專利時如何確定保密審查
2021-03-04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