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回避原則是怎樣規(guī)定的
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其他審判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guī)定,回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zhí)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中其他人員包括人民陪審員、執(zhí)行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
根據(jù)《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回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回避和審判人員主動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nèi)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jīng)Q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申請人對駁回回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nèi)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審判人員主動回避是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回避的規(guī)定同時適用于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案件在辦理時,應積極的進行犯罪人員的關系調(diào)查。相關的具有關系的辦案者和審理人員,也應積極的按照法律規(guī)定申請這類回避。確保自身不會進行造假,破壞我國的法律制度和相應的社會法律,不違反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
不服處罰行政訴訟怎么起訴?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qū)別?
商標行政訴訟費用、受理范圍以及特征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法律知識匯編
2020-11-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隨便調(diào)崗降低薪水嗎
2020-11-26股東變更要換營業(yè)執(zhí)照嗎
2021-02-20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guī)定嗎
2021-02-14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如何理解人民調(diào)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企業(yè)房產(chǎn)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實習協(xié)議有效力嗎
2021-02-17產(chǎn)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guī)定
2021-01-18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集裝箱保險的性質(zhì)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