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和行政強制措施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和行政強制措施的區別是目的和前提以及動因都是不一樣的,行政強制執行措施,又可以稱為執行性強制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二款之規定,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九條之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有以下五條: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1]
在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手段多種多樣,可以分為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3類。
二、行政強制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三、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
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均屬于行政強制,兩者也都通過一定的強制性措施表現出來,但二者仍有著明顯的區別:
1、目的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則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與財產保持一定的狀態,從而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或危險狀態。
2、前提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強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為適用條件,而是以危害社會的行為或事件的發生為前提。
3、動因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起因只能是義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而作為或負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而行政強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可以是危害社會的某種事件的發生,甚或是某種狀態的出現。
一直以來對于這樣的一種行政強制執行和行政強制措施是分為一個不同的方面的,但是有些人他們對此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可能以為雙方就是同一樣東西,但是無論是從前提條件當中,還是從一個目的方面都是會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差異的,一般情況下強制執行就是因為不履行相關的義務。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司法鑒定要多久,司法鑒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08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