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期限三個月90天嗎?
行政強制執行期限是三個月,也就是90天。因為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當事人申請行政救濟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在三個月內,依照本法規定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種類:
間接執行是指行政主體通過間接手段迫使義務人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行政強制措施。間接強制可以分為代執行和執行罰兩種:
1.代執行。代執行就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代執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2.執行罰。執行罰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作為義務或不可替代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可以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措施。
直接執行直接強制執行是指義務人拒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時,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其人身或財產施以強制力直接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或者通過強制手段達到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一種強制執行措施。由于直接強制執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財物,造成對公民人身自由、財產權侵害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適用直接強制執行必須十分慎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
綜上,公民在社會上不僅是享有自己的權利,而是應該在按規定完成義務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利益,如果超過時間沒有做到就會被定義為是違法,此時行政機關自然可以憑借法定的權力或者請法院幫助執行這項義務,而違法者也會因此付出代價。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緩刑算不算有期徒刑
2020-12-27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