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種類有哪些?
1、行政強制執(zhí)行種類主要有:
(1)代執(zhí)行,如違法建筑物的強制拆除、代出義務工等。
(2)執(zhí)行罰,最典型的如滯納金。
(3)人身強制,如強制拘留、強制傳喚、強制隔離、強制檢查公民身體(尤其是在預防傳染病時)等。
(4)財產強制,如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劃撥銀行存款,對腐爛變質食品實行的強制銷毀等。
(5)在其職權范圍內進出生產經營場所的強制檢查。
2、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有以下五條: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3)扣押財物;
(4)凍結存款、匯款;
(5)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二、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zhí)行有哪些區(qū)別?
1、目的不同。
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目的在于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tài);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則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與財產保持一定的狀態(tài),從而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的違法行為或危險狀態(tài)。
2、前提不同。
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強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為適用條件,而是以危害社會的行為或事件的發(fā)生為前提。
3、動因不同。
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起因只能是義務人負有不義務而作為或負有作為義務而不的行為;而行政強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可以是危害社會的某種事件的發(fā)生,甚或是某種狀態(tài)的出現(xiàn)。
4、實施主體不同。
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實施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只有行政機關。
綜上所述,行政機關在對違法企業(yè)個人處罰中,在對方不履行義務情況下,往往會采取強制措施或者強制執(zhí)行,兩者在種類上有區(qū)別。強制執(zhí)行主要包括代履行、對財產強制扣押、強制查封,對人身強制拘留等。行政強制措施有限制公民自由、查封財產,扣押存款等方式。
行政處罰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程序是什么?
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多久能執(zhí)行
法院強制執(zhí)行有用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xié)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被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基層醫(yī)院醫(y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