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院不予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行政處罰法》規定:
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二十五條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 未滿14周歲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發育成熟,還不具備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備自覺地控制自己行為和對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所以,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 第二十六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七條規定,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二十七條還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2012年1月《行政強制法》實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已經納入該法調整范疇。該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此提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致,即“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由于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法定期限(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短于提起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而提起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又短于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因此,本著新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條件、程序應當統一適用《行政強制法》的規定。當事人在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欲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必須在法定起訴期限屆滿后方可提出。
行政處罰的問題需要自己按照有關條例進行直接判斷,如果自己在被執行人的行列中,自己就應該學會執行,但是如果自己不是執行人的范圍里就不需要執行,但是法律上的條件還是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辨別。
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是什么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高空墜物屬于什么傷害
2021-01-05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2020-12-07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4土地補償款分配方案確定后死亡,可以分配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