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理超出申請強制執行時限怎么辦?
行政處理超出申請強制執行時限將不再受理申請強制執行。超過時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法律文書下達生效后,對方在規定時間內拒不執行。這種情況下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另一種是對方拒不執行法律文書的要求,但自己超過了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這種情況下法院不再受理強制執行的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對申請執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規定,即“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同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四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二、其他法條規定。
根據《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據《解釋》第九十條,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判決生效后,由于申請人或者被申請執行人的不同,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也不同,這里分兩種情況:
1、請人或者被申請執行人,只要有一方是自然人(即個人)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應在判決書生效后的一年內到法院立案申請強制執行。
2、請人和被申請執行人雙方都是單位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應在6個月的時間內到法院立案申請強制執行。
無論何種情況,超過法定期限后,法院將不予保護,也就是不能對被申請執行人進行強制執行。
在當代社會目前為止對于行政強制執行的話,它也是可以由當事人自己提出申請的,只不過說這樣的一種申請的話,都是在時間規定的限制之內的,如果超過了這樣的一種實現的規定,那么法院將不再予以保護,也就是不能夠對于其他的人員進行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漏水怎么鑒定
2020-11-11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村委會可以簽訂土地轉讓協議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