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機關實行強制執行在不損害他人利益時可以和解嗎?
可以和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42條第1款規定:“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履行;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
執行協議屬于行政合同,它既不同于由行政機關單方決定的行政決定,需要由行政機關與被執行人自愿協商達成的,共同約定協議的內容;又不同于民事合同的平等性,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雙方是完全自由的,在執行和解中,行政機關居主導地位,被執行人即使不同意訂立執行協議,也要履行行政決定的義務。執行協議不能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作出行政決定是以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為目的,執行協議雖然是執行機關與被執行人之間自愿達成的,但協議的內容以不能自由約定,不能違反行政決定所要實現的目的,不能放棄行政機關的責任,也不能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二、協議內容也就是執行機關和被執行人可以協商的內容,分為兩種:
一是就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的時間進行協商,可以約 定分階段履行義務。如對違法建筑的拆除,如果該違法建筑的 居民還正在使用中,居民需要找到新的居住用房,需要有時間找房、搬家,需要一個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執行的期限。
二是對于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罰款 或者滯納金,不能減免罰款本金。多數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 為都規定了罰款,部分法律、法規還規定了責令改正和其他處罰,加處罰款是當事人不主動繳納罰款時對當事人額外增加的負擔,如果當事人改正了違法行為,主動消除違法后果,或者在催告期間內主動繳納罰款,可以免除加處罰款。
加處滯納金是當事人不繳納稅款和行政性收費時對當事人額外增加的負擔, 如果在催告期內當事人繳納了稅款或者行政收費,執行機關可以減免滯納金。
行政機關實際強制執行應當基于實際的行政事項本身而定,對于造成了他人的利益損害的,顯然也是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還需要對受害人進行賠償處理的,但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如果雙方協商一致是可以撤銷行政裁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