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訴訟時效三年還是兩年?
繼承人因為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開始計算。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后2年之內,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或者其遺產繼承權糾紛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期間,可按中止時效處理。繼承人因遺產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為中斷。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即使繼承人不知道其權利被侵犯,或者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的時間未超過2年,繼承人也不得再提起訴訟。
在我國,繼承權訴訟時效是兩年。根據《繼承法》第八條的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內,其遺產繼承權糾紛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期間,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繼承人因遺產繼承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為中斷。
能夠作為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一般是不可抗力,如戰爭、自然災害等。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之中。因發生某種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全歸失效,訴訟時效期間從新計算的一種法律制度。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一為提起訴訟,一為一方當事人向對方提出權利請求,一為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在繼承權糾紛中,在訴訟時效進行之中,該糾紛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也可以構成時效中斷的理由。我國《繼承法》規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不存在時效中止或中斷的問題。
針對于繼承權的相關問題,我國一般是主張法律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一般來說,當遺產所有權人沒有定力,相關遺囑時,則按照法定的相關繼承人進行繼承,如果訂立了相關遺囑的話,則按照遺囑進行繼承。如果當遺囑人去世之后出現多份遺囑的話,則有進行公證的相關遺囑,為最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按照公證遺囑進行繼承。
公證遺囑收費標準是什么
代書遺囑需要哪些有效條件
訂立遺囑能不能寫所有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