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濫用訴權的類型有哪些?
濫用訴權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惡意訴訟和不正當行使訴權。
(1)惡意訴訟是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訴訟主張缺乏事實或法律依據,但為了實現自己不正當的利益或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目的,而提起的訴訟行為。惡意訴訟一般包括假意訴訟、欺詐訴訟、騷擾訴訟等形式。
(2)不正當行使訴權是當事人出于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缺乏合理的根據,違反訴訟目的而行使法律賦予的各項訴訟權利,糾纏法院和相對方當事人,拖延訴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浪費的行為。
二、具體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1)惡意訴訟。惡意訴訟是指訴訟的當事人濫用訴權,惡意提起訴訟,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的行為。惡意訴訟作為一種針對應訴人的行為,它不僅會給應訴人造成物質上的損失,有時還帶來精神上的極大傷害。此外,在現有法律還無法對惡意訴訟形成強有力制約的情況下,希圖通過“打官司”破他人之財、揚自己之名的事例越來越多。
(2)訴訟欺詐。訴訟欺詐是指行為人在虛構的事實或者偽造的證據的基礎上,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經由符合訴訟程序的表面形式,使法院作出錯誤裁判,從而達到損害他人利益、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的違法行為。對于“訴訟欺詐”與“惡意訴訟”的關系,論者的觀點多有差異,有等同說、區別說、部分重疊說等。
(3)通謀。通謀作為要件僅適用于原、被告通過訴訟詐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通謀應當形成于行為人起訴之前,至于通謀是否以另一方對詐害的具體目的有完全清楚的認識,筆者持否定的態度,只要雙方彼此了解并不存在提起訴訟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即可。例如在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的訴訟中,原、被告之間對于是否存在債權債務關系自然是心知肚明,如果被告對于原告的起訴采取接受的態度,即可推定通謀的存在。
以上就是民事訴訟中對于濫用訴權的相關認定和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和認定應當嚴格基于實際的違法事實來進行辦理,對于民事訴訟中的訴權也是屬于社會的公用資源,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
訴權與訴訟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移送管轄有無上訴權利?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訴權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