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法訴訟時效規定是什么?
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之前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權利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創造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
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 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越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之時仍在繼續,在該項專利權的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人 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計算。”也就是說,權利人在兩年時效之后提起訴訟,如果該專利權在有效期 內,人民法院仍應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要求可從提起訴訟之日起向前推兩年計算,即超過兩年部分不予支持,兩年規定時效之后的仍應判決,以確保專利人 的權益和對侵權者的懲罰。
二、法律規定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是確保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否能獲得人民法院的支持的時間規定,越過規定的訴訟時效,權利人的請求得不到支持,侵權人也不會因侵權而受到 制裁,兩年訴訟時效是否有效,計算的起算日期便成了關鍵,在專利法及司法解釋中都明確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計算。
法律中規定的知道,是指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侵權行為發生,自己的權利被侵害;而應當知道是指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對侵權行為在客觀上存在著知 道的條件和可能性,由于主觀上的大意而沒有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過后知道了也應從客觀上存在知道的條件產生之日計算訴訟時效。如兩年前侵權人就侵權產品 公開廣告或參加展銷,由于權利人主觀上的過錯沒有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兩年后知道了,其訴訟時效仍應從兩年前起算。
專利權在產生一些糾紛的時候,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但是如果當事人想要進行訴訟的話,在起訴的時候需要明確一下自己的訴訟請求,提起訴訟的時間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共同發明的專利權為共同發明人嗎
銷售侵犯專利權的產品規定是什么?
購買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也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法定贍養人
2021-02-19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