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征收法律法規有什么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九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征收轉為國有土地后,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征收的分類是怎樣的
1、因使用權而引起的征收。資源費,建設資金的征收可歸入此類。此類征收實際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償使用國家資源、資產的體現,是所有權人的收益權能在行政法上的實現方式。國家通過行政主體借助國家強制力量以征收的形式直接實現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從而保證國有資源、資產的合理、充分的利用。
2、因行政法上的義務而引起的征收。稅收征收、管理費的征收均可歸為此類。此類征收實質是國家憑借行政權力,強制無償地參與公民、經濟組織的收入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3、因違反行政法的規定而引起的征收。排污費、滯納金可歸入此類。
行政征收機關實施行政征收行為,實質上是履行國家賦予的征收權,這種權利具有強制他人服從的效力。因此,實施行政征收行為,不需要征得相對人的同意,甚至可以在違背相對人意志的情況下進行。征收的對象、數額及具體征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機關依法確定,無須與相對人協商一致。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征收命令,否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房屋征收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房屋征收時,征收方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土地閑置費征收機關是哪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之后正式合同多久下來
2021-03-18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