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的所需要履行的基本義務,對于不按照法律的規定納稅的行為是會受到刑事處罰的。不納稅的情形分為很多種,最為常見的是偷稅、逃稅、漏稅的情形。這些罪名不僅僅只是在名稱上存在差異,在本質上,偷稅逃稅漏稅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
一、什么叫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用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違法行為。如為了少繳納或不繳納應納稅款。有意少報、瞞報應稅項目、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有意虛增成本、亂攤費用,縮小應稅所得額;轉移財產、收入和利潤;偽造、涂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賬憑證等。偷稅損害了國家利益,觸犯了國家法律,情節嚴重的構成偷稅罪,屬于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的一種,對構成偷稅罪的要依法懲處。
二、什么叫偷稅漏稅罪?
偷稅漏稅罪這是一個俗稱的罪名,應該講我國現行刑法沒有規定此罪名。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了偷稅罪,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了逃避追繳欠稅罪。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三、偷稅逃稅漏稅的區別
1、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對偷稅行為,稅務機關一經發現,應當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偷稅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逃稅漏稅: 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
(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偷稅”、“抗稅”、或“漏稅”;
(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基本來源,故而偷稅、逃稅、漏稅的行為是間接侵犯國家財產的行為。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偷稅逃稅漏稅的區別還是比較細微的。但不同的犯罪行為的量刑標準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少繳納的稅收越多,受到的刑罰也就越重。
2020年工資扣稅怎么計算,有哪些標準?
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如何計算
個人轉讓著作權需要交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