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對會計人員的處罰是什么?
1、 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處 罰金 。
2、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單位犯罪 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4、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5、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6、稅務、海關、銀行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本罪犯罪人相勾結,構成本罪共犯的,應當從重處罰。
二、立案
標準納稅人依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以及扣繳義務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應予立案。
三、定罪標準
1. 犯罪客體:本罪的客體為國家的稅收利益和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 2. 犯罪客觀方面: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以及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行為。
3. 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既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也包括負有納稅的國有、集體、私營企業、事業單位以及 外資企業 、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等法人或單位,而且還包括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但沒有納稅義務的公民,如與納稅、扣繳義務人相互勾結,為逃避繳納稅款犯罪提供賬號、 發票 證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實施逃避繳納稅款行為的,應以逃避繳納稅款共犯論處。
4. 犯罪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我國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所有的企業和公民都需要繳納所得稅以及其他的稅款,在計算繳稅金額時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當出現惡意偽造、隱瞞等手段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后,稅務機關會對當事人以及涉案的企業做出相應的處罰,企業的負責人也要承擔刑事責任。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