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對偷稅漏稅的定義是什么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廢,稅收管理制度是國家各種稅收和稅款征收辦法的總稱,包括征收對象、稅率、納稅期限、征收管理體制等內容,任何應稅產品不納稅,不按規定的稅率、納稅期限納稅以及違反稅收管理體制等行為,都是對我國稅收管理制度的侵犯。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并沒有侵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而是侵犯了諸如國家外貿管理制度或者金融、外匯管理制度,則不構成本罪。例如,走私活動的犯罪行為,必然具有偷逃國家關稅的性質,但是國家的進出口關稅是由海關監管、征收的,因而它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而不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所以只能定為走私罪而不能定為偷稅罪,更不能以走私罪和偷稅罪實行數罪并罰。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的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和記帳憑證。所謂偽造帳簿、記帳憑證,是指行為人為了偷稅,平時沒有按照稅法設置帳簿,為了應付稅務檢查而編造出假憑證、假帳簿、無中生有、欺騙他人;所謂 “變造”帳簿和記帳憑證,即把已有的真實帳簿和憑證進行篡改、合并或刪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帳外設帳、帳外經營、真假并存,從而使人對其經營數額和應稅項目產生誤解,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目的。這種方式多為個體經營者所采用,以此使稅務人員無法得知其經營收支情況。
稅收對于國家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健發展,同樣存在不小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仍舊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自己需要多加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盡量減少自己不必要的違法行為,一旦違規,最好積極的進行案件的自行陳述,減少判罰。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