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匯罪私分國有資產罪會如何處罰?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三百九十六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對象界定
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對象是國有資產,依照199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國有資產應當界定為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定的,或者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家向行政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該定義比較原則、概括,在司法實踐中還需加以具體界定。
但首先應當明確,國有資產與公共財產的范圍有所不同。依照刑法第91條規定,公共財產包括國有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以及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由此可見,公共財產不能等同于國有資產,國有資產的范圍較公共財產的范圍要小。盡管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但卻不宜視為國有資產。從外在表述來看,國有資產與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差異甚大,因此,理應將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排除在國有資產范圍之外。
如果國家公職人員或者企事業單位在工作的過程中,因為要謀取相應的不法利益而出現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這一行為也是會違反國家規定同時屬于嚴重的違規違法行為,那么司法機關在處罰犯罪嫌疑人時也是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節金額以及造成的后果來確定。
在我國逃匯罪判多久時間?
非法經營罪與逃匯罪有什么不同
逃匯罪與走私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