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多個經營部偷稅漏稅的規定是什么?
以多個經營部偷稅漏稅的規定是按照我們國家的偷稅漏稅的行為來進行處理,國家現在正在加大力度處理偷稅、漏稅的行為。所以不要故意進行偷稅、漏稅。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在當代社會對于偷稅漏稅的行為所進行的打擊的力度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為它涉及到的是我們國家的財政方面的收入和財政收入的,而且財政收入它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最終的一個國民的生活水平的質量方面問題,所以必須要重視起來。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把孩子藏起來,阻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1-14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