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額多大是涉嫌逃稅罪?
逃稅罪中在一萬元以上就會涉嫌逃稅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偷稅的。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避稅與逃稅的區別有哪些?
避稅是納稅人在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對實際財務進行改動,達到減少繳納稅款額度的目的;逃稅主要是指納稅人采用非法手段,通過隱藏、造假等行為逃避繳納稅額。
避稅和逃稅,雖然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但二者卻有明顯區別:
(1)適用的法律不同。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后者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范。
(2)適用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后者僅為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各自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納稅的目的的行為;后者則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達到逃避納稅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構成犯罪,嚴重的構成偷稅罪,手段情節突出的可構成抗稅罪。
綜合上面所說的,逃稅罪就是利用不合法的目的而逃避應繳的稅費,對于此行為只要金額達到了一萬元以上就可以被認定為犯罪,從而給予的處罰就會逃稅的金額來進行判決,如果在逃稅了之后而積極的補償,那么對于當事人也是有被減輕刑法的可能性。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