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稅務行政處罰實施主體是什么?
1、稅務違法的行政稅務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主要是縣以上的稅務機關。
2、行政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這就要求行政處罰必須由享有法定權限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實施。 依照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可以將某些行政處罰實施權委托給其他機關或組織。但對于行政拘 留、勞動教養等涉及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則只能由法定行政機關行使,不得委托其他機關 、組織代行。
3、行政主體進行委托時,受委托方必須具備下述條件方可委托:
(1)相應的機關、組織是依法 成立的;
(2)其不具有營利目的;
(3)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相應業務的工作人員;
(4)具有對違法行為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條件。
受委托的機關、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應以委托機關的名義進行,并接受委托行政主體的監督, 不得再行委托。委托方對受委托方實施處罰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二、行政處罰的原則:
(一)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二)三公原則
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
處罰公正原則要求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
處罰公平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中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既不能同等情況給予不同處罰,也不能不同情況給予相同處罰。
(三)適應違法行為原則
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四)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行為不再罰原則應在四個層面上運作。
(1)一行為不再理。行政主體對行為人的第一個處理尚未失去效力時,不能基于同一事實和理由給予第二次處理,除非第二個處理是對第一個處理的補充、更正或者補正。如果第一個處理違法不當,行政主體應當先撤銷,再重新處理。如果第一個處理合法正確但未達行政目標,行政主體應充分考慮信賴保護原則,必須撤銷的,應依法給受損失的相對人一定的補償。
(2)一行為不再罰。除了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規則合理推定,如合并處罰、一事多層罰、一事罰多人、一事多行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體應嚴格遵循一個行為一次處罰的原則。
(3)一行為不再同種罰。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行政主體不能給予兩個以上相同種類的處罰。這主要指一個違法行為觸犯幾個法律條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稱法條競合或者規范競合。一旦出現規范競合,應當允許各個法律條文對應的相關行政主體依據不同理由分別作出處罰。但為體現相對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體不能對行為人采取相同種類的處罰。
(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無論觸犯幾個法律條文,構成幾個處罰理由,以及由幾個行政主體實施處罰,只能給予一次罰款。如果幾個行政主體對涉案違法行為都有權罰款,根據效力優先原則,應該是誰先罰款誰有效。
當然,一行為不再罰也不是一個恒定的法律原則,它有以下幾個例外:
(1)合并處罰。在法定并處的情況下,因可以并處的處罰種類極有可能在程序尤其是時限上不一致,故并處的幾種處罰可以在時間上有先有后,并可以采用幾個不同的處罰決定書。
(2)一事多層罰。對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法的,如果法律有明確規定,行政主體可以采用不同的處罰決定書,分別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
(3)一事罰多人。幾個違法行為人共同違法的,行政主體可以以不同處罰決定書,對各該違法行為人分別處罰。
(4)一事多行為。某一個違法事件涵蓋多個違法行為時,如果各該違法行為性質不同,在法律上應構成不同處罰理由,行政主體可以以違法行為為單位分別作出處罰;如果各該違法行為性質相同,則構成法律上的連續行為,行政主體只能以一個違法行為作出一個處罰。
(五)結合教育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六)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民事刑事適用原則是指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的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
(七)申訴和賠償原則
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八)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自違法行為終止之日算起,二年內未追究責任的不再處罰。單行條例中另有規定的依規定。
我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基本上行政處罰都是由相應的行政單位作出的,比如說對用人單位的安全檢查不合格的話,那就是由安全監督局作出行政處罰,而大家知道稅收工作就是由各地的稅務部門負責監督的,自然稅務的行政處罰也由稅務機關負責。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