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違法要滿足什么條件?經濟發展帶動了海外商品代購的產業鏈條。如今海外代購、海淘已經十分常見了,但違反規定、數量和種類不符合要求的海外代購、進出口行為仍然是違法的。商家和消費者本身要按照程序辦理申報手續。盡量保留銷售憑證用以維權,特別是用于奢侈品的維權。以下是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一、《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
海外代購需符合相關規定。
1、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支付企業、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物流企業等,應按照規定通過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適時向電子商務通關管理平臺傳送交易、支付、倉儲和物流等數據。
2、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支付企業、物流企業應在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申報前,分別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
3、電子商務企業在以《貨物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并提交相關許可證件;在匯總形成《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時,無需再次辦理相關征免稅手續及提交許可證件。個人在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屬于進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4、海關按規定對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進行風險布控和查驗。海關實施查驗時,電子商務企業、個人、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應按照現行海關進出口貨物查驗等有關規定提供便利,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應到場或委托他人到場配合海關查驗。電子商務企業、物流企業、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發現涉嫌違規或走私行為的,應主動報告海關。
二、相關解讀
不超過一定限度,代購是合法的。“代購”不等于“違法”,其實有兩種形式的代購是合法的:一種是本人從國外購買不超過一定價值和數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饋贈親朋;另一種是專門的代購商家進行代購,但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稅的。
2010年,海關總署第54號公告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并且限自用、合理數量,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對于郵寄,海關總署第43號公告指出,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而《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中闡明:“自用”,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況、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也就是說,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國回來買點東西,可以不繳稅,享受一定實惠。另外,代購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圍內做,比如一些代購網站,對國內稀缺商品進行國外采購,而后快遞給客戶,他們會在最終價格上計入稅款,或者客戶簽收時補繳稅款,這也沒有問題。
超過限度,不僅逃稅違法,繳了稅再去賣也不行。
當然,存僥幸心理,超過以上法律政策規定,為了逃稅而代購是違法的。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按超額繳稅了,但只要轉手牟利,也涉嫌違法。
海關法律政策中的“合法代購”要求必須“自用”,那樣的物品具有“非貿易性”的特征,即入境后不用于出售或出租。顯然易見,海外代購產業中,這些商品將再次進入貿易領域,所以海外代購的商品是貨物,無論其價值多少,都要照章納稅。
這意味著,代購貨物達沒達到5000元或50元并不重要,因為這兩個是針對自用的限制,而用于牟利的代購,即使單次價值和數量都很小或者按自用繳了稅也不行,也應該按進口貨物來繳稅。當然,現實中對是否是自用很難辨別,一旦被查到,后果才嚴重。
除了直接代購人,轉售、購買代購品同樣違法。不管是誰,只要主觀上明知是“代購品”而購買的,都涉嫌違法。
《海關法》中規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貨物、物品的也應追究法律責任,由于很多代購行為涉嫌“走私”,于是買代購品的人也是涉嫌參與“走私”的;而《刑法》中規定,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將構成走私罪。
代購經營者和個人需要提交代購行為的相關數據和各類訂單信息,辦理征稅手續,配合海關的檢查行為。購買和代買的物品不得超過一定價值和數量,物品數額巨大的將構成走私罪,偷稅漏稅也屬于犯罪。有法律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網上購物法律規定有哪些
關于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保護
網上購物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土地使用證修了3層樓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0-12-09金華金義都市新區房屋拆遷補償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3小產權房拆除時能否獲得拆遷安置補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