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讀者胡-兵稱:由于自己多次上班遲到和一次擅自離崗,受到了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處分。公司的理由是我嚴重違紀。我想問的是,關于嚴重違紀,法律法規中有沒有相關規定,我這樣的情況,單位有沒有解除勞動關系的權力?主持人周-斌:在計劃經濟時代,關于職工違紀的條件構成、處理程序等,國家規定得很具體。比如對職工的除名,必須具備“連續曠工15天,一年累計曠工30天”等條件。但是隨著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從完全依附關系變成契約關系。職工違紀處分的相關規定也有很大的變化,《勞動法》規定:“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至于怎樣才算嚴重違紀,《勞動法》并沒有作出具體規定。但這并不意味著,員工違紀了,用人單位就可以任意處置員工。當然,如果在用人單位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中,已有明確規定的,比如,有“一次以上上班遲到或一次以上擅自離崗即視為嚴重違紀”的規定,一旦員工有了符合這一條件的實際行為,公司就可以解除與員工的勞動關系。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規定沒有那么具體,如只規定“不準遲到或擅自離崗”。員工違紀到什么程度才叫嚴重違紀呢?統一的標準的確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這種情況,就只能由單位自由決定。但是,用人單位的自由決定,必須符合正常人的一般性評判標準。如偶爾遲到或擅自離崗不應視為嚴重違紀,但是長期消極怠工,或者屢教不改,則屬于嚴重違紀。當然,如果員工對用人單位的決定不服,也可進行申訴。必須強調的是,凡是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此外,根據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即必須證明具備開除該員工的條件,且程序也合法。否則,用人單位將承擔敗訴的結果。如上述這家企業,盡管可以對胡先生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按照規定給予處罰,但是不能隨便以嚴重違紀為由,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