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客戶來電陳述:其在某單位上班,因交通事故導致骨折(不屬于工傷),在出院休養期間,因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患病或非因公負傷的醫療期為60天,故被單位認為超時未回單位上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咨詢在此情況下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針對此類情況,現簡要分析回復如下:
一、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簡單約定醫療期不超過60天的行為違反法律規定。
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和《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的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的醫療期。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簡單約定醫療期不超過60天的約定,限制和排除了勞動者享受醫療期的權利空間,約定無效。
二、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除。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非因公負傷的員工,單位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不得依照第40、41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已構成違法解除。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即使勞動者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的,也應該先另行安排工作,若仍不能勝任的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者的維權選擇:
1、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如勞動合同客觀上可以繼續履行的,單位應繼續履行合同。
2、不想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或者勞動合同客觀上不能或不適合履行的,可要求單位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支付賠償金。
從實際出發,一般我會建議優先考慮選擇第2種方式維護合法權益。
最后,該客戶委托益陽資深勞動律師彭文科律師(彭文科律師聯系方式可通過百度搜索“彭文科律師”獲取)介入,通過非訴方式快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維權效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1-14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