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客戶來電陳述:其在某單位上班,因交通事故導致骨折(不屬于工傷),在出院休養期間,因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患病或非因公負傷的醫療期為60天,故被單位認為超時未回單位上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咨詢在此情況下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針對此類情況,現簡要分析回復如下:
一、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簡單約定醫療期不超過60天的行為違反法律規定。
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和《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的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的醫療期。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簡單約定醫療期不超過60天的約定,限制和排除了勞動者享受醫療期的權利空間,約定無效。
二、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除。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非因公負傷的員工,單位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不得依照第40、41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已構成違法解除。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即使勞動者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的,也應該先另行安排工作,若仍不能勝任的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者的維權選擇:
1、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如勞動合同客觀上可以繼續履行的,單位應繼續履行合同。
2、不想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或者勞動合同客觀上不能或不適合履行的,可要求單位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支付賠償金。
從實際出發,一般我會建議優先考慮選擇第2種方式維護合法權益。
最后,該客戶委托益陽資深勞動律師彭文科律師(彭文科律師聯系方式可通過百度搜索“彭文科律師”獲取)介入,通過非訴方式快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維權效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