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合同終止不給經濟補償
現行《勞動法》規定了勞動合同終止的兩類情形:一是期限界滿時終止;二是終止條件出現時終止。
期限界滿時終止,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屆滿,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履行完畢,勞動關系終結,這是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最常見的方式。由此引發的爭議,多為勞動者對期限界滿終止缺乏法律認識。
如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審理的趙*(化名)訴北京真誠潔護勞務服務部(下稱服務部)一案:趙*1997年3月至2001年3月與服務部建立勞動關系。2003年8月15日,雙方再次建立勞動關系,期間趙*被派往北大醫院動物實驗室工作。經多次續訂,2007年1月1日雙方又續訂了終止日期為2007年12月31日的勞動合同。?2007年12月7日,服務部召集趙*等人開會,告知其因國家政策調整,服務部不能再履行現有職能,將把聘用人員移交給有派遣資質的人才派遣公司聘用管理,若本人不愿選擇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與服務部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07年12月31日到期終止。12月29日,雙方簽訂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但是,趙*持有的協議書中“終止”字樣被劃掉,而服務部持有的協議書中“解除”字樣被劃掉。趙*在服務部工作至2007年12月31日。同時,趙*與具有派遣資質的北京衛人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簽訂了勞動合同,繼續從事原崗位工作。后趙*訴請服務部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及50%額外經濟補償金。
該案的爭議焦點是,勞動合同是服務部單方解除還是履行期限界滿終止?
有人認為,趙*原工作崗位未發生變化,且趙*持有的協議書中“終止”字樣又被劃掉,應認定服務部單方解除,服務部應依法給予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
但法院審理后認為,勞動合同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趙*繼續在原崗位工作的事實,不能當然產生合同期限延續的法律后果。2007年12月31日以后,其勞動關系是與北京衛人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建立的,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應認定其與服務部簽訂的勞動合同因履行期限界滿于2007年12月31日終止。《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法無溯及既往效力的原則,也不存在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5項的規定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問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終止不給經濟補償是為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勞動合同終止的兩類情形:一是期限界滿時終止;二是終止條件出現時終止,勞動合同依法終止的是沒有經濟補償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財產分割三大焦點
2021-01-04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