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社部發〔2005〕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上海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產權
2020-11-17出嫁女兒能否分娘家拆遷補償房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