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設立期間雇員的勞動關系怎樣認定
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具備法人資格,具有獨立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公司在依法成立之前,不具備獨立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不具備用工主體的適格性,無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也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從本案的裁決結果,我們看到勞動仲裁委員會對尚未注冊成立的公司,裁決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只有經過相關行政審批程序,依法成立的企業才具備法人資格,才有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但在公司設立期間,公司發起人與勞動者之間是否一定沒有勞動關系?這個問題尚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分情況討論。
如果公司的發起人是“個人”時,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僅僅是發起人以個人名義雇用員工的“雇傭關系”,并不屬于勞動法律關系。本案就屬這樣的情形:在服裝公司設立期間,張某只是以個人名義雇傭王某幫助其成立公司,并支付其報酬,服裝公司未取得營業執照時不具備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資格。
如果公司的發起人是一家具有勞動法主體資格的“用人單位”時,此時在公司籌建期間,公司的發起人則應當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有義務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通俗而言,如果一家A公司決定投資成立一家B公司,A公司以自己的名義招聘員工負責籌備B公司的相關事務,那么在B公司設立期間,員工與A公司存在勞動法律關系,A公司受到《勞動合同法》關于簽訂勞動合同相關條款的限制,如果A公司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則需要支付雙倍工資并補繳在此期間的社會保險費
我們建議,在公司籌建期間,勞動者應當與公司的發起人簽訂相關書面協議,對于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有一個明確的約定,從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改拆遷后第二套房是否可享受購房補貼
2020-12-13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公務員加班費規定
2021-03-06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