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基本分兩種情況。一是實習人員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單位通過實踐進行一定的專業訓練,如《專利代理條例》中規定,初次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實習滿一年后,專利代理機構方可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在這種實習中,實習人員必須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目的在于增強從事這些專業工作的熟練度,以便將來能夠較為獨立地從事這樣的職業。存在類似情況的還有律師、醫師等等。
另外一種是實習人員出于學習或者以后工作的需要在單位進行社會實踐的行為,如大學生的畢業實習等。對于這種實習生與單位的關系是否屬于勞動關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1,在校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
在校學生里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勤工儉學,這種情況下與用人單位建立的關系一般不能認定為勞動關系。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文件)第12條規定: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這里實習生的身份是學生,而學生以完成學業為主要任務,不是以打工獲取勞動報酬為生,不以就業為主要目的,因而不具備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身份。
2,準畢業生進入用人單位實習
這種情況是用人單位與準畢業生達成初步意向后,用人單位要求準畢業生到其單位實習,帶有試用和考察的性質。準畢業生實習是在于接觸社會,實踐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以就業為根本目的。這時的實習生或與用人單位簽訂了,或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實習就業協議或三方協議,或者雖什么都沒簽但是接受實習單位管理領取了單位發放的勞動報酬。準畢業生作為行將畢業的學生,具備面向社會求職、就業的條件,此情形不屬于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在司法實務中有時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以上內容由律霸網小編整理提供,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相信通過上述內容,你能夠對此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實踐中認定實習生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是關系著勞動報酬以及一些法律后果承擔的重要問題,希望能夠引起你的重視,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爺爺坐過牢影響孫子嗎
2020-11-28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