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出年齡上限勞動關系規定是什么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規定,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應當退休。但這并不意味著達到退休年齡的公民就不具備勞動合同主體資格。我國勞動法只規定禁止錄用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但沒有規定勞動者的年齡上限。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者,如果他們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繼續勞動是他們生存的需要。因此,將他們置于勞動法的保護之下是符合我國的立法精神的。
2、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將其視為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有利于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到用人單位參加勞動的人,大多數是生活比較困難的農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他們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年老時沒有退休金可領,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繼續工作。對這類群體,國家應當加大保護力度,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與民法上意義上的提供勞務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法律對前者的保護力度更大,用人單位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勞動者可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因此,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與用人單位的關系界定為勞動關系,更能體現法律以人為本的內涵和司法的人文化關懷。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該司法解釋明確了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繼續就業后,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只能是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從理論上來講,對于達到退休年齡后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具有生活保障,沒有必要再為其提供雙重社會保險障。因此,在司法中,應當將他們認定為不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不能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二、勞動關系上限年齡
目前,在我國的《勞動法》中沒有對退休年齡作出規定,退休年齡主要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
即:男年滿60周歲,女職工的正常退休年齡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對企業職工屬于工人還是干部的問題,用人單位和女職工經常存在認識分歧而引起退休爭議,那么女工人和女干部的認定標準是什么呢,具體有哪些法規政策規定?在此,筆者整理如下:
1999年3月1日勞動部頒發的《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第一條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
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2001年5月11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中規定:1999年3月我部下發的《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中,“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