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該怎么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也就是在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注意,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但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
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關系。這種情形勞動法做了規定。主要有兩種情況: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見圖一);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
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勞動關系解除。這種情形,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等情形,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用人單位合法解除勞動關系有如下幾種情況: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經過用人單位安排也不能從事其他工作;或者勞動者經過培訓以后仍不能從事現在的工作;或者勞動合同訂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使原來的勞動合同不能履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42條、第46條。
(四)勞動者可解除情況:
1.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
2.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這種情形見下圖。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由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該怎么做,就應該找律霸網律師來提供協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雙方合伙公司財產怎么分配
2021-03-12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