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認定標準
根據川辦發[2005]40號文件及司法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等的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準如下:
一、經濟困難標準:城鎮居民按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農村居民按上一年度國家公布的農村低收入貧困線標準執行。
根據中共大竹縣委辦公室、大竹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3年大竹縣“9+8”民生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竹委辦[42]號)的工作目標要求,2013年經濟困難標準按照城市低保人均195元、農村低保人均85元的標準執行。
二、申請人持有(一)至(十二)項證件、證明材料的,無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十三)至(十八)項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二)農村特困戶救助證;
(三)農村“五保”供養證;
(四)人民法院給予申請人司法救助的決定;
(五)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六)殘疾證及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
(七)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
(八)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證明材料;
(九)工會組織發放的特困職工證;
(十)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放的其他社會救濟、救助證明;
(十一)按最低養老金標準領取的退休、退職費的憑證;
(十二)城鎮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憑證;
(十三)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十四)農民工請求給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
(十五)殘疾人請求侵犯人身權益賠償的;
(十六)農民因假冒偽劣生產資料權益受到損害請求賠償的;
(十七)刑事被告人或受害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的;
(十八)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
三、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單位(組織):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縣級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法律援助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3.民事訴訟代理;
4.行政訴訟代理;
5.行政復議代理;
6.仲裁代理;
8.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06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