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通過商務活動或者其他合法行為獲得了收益。當自己的收益受損時,很多人經常分不清損失的種類。那么小編今天將為大家講講,可得利益究竟有哪幾種損失類型。
可得利益的損失主要有哪幾種
(一)利潤損失。
利潤是經營者通過一定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得的財產收益,它一般以貨幣計算和衡量。企業或其他各種經營者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是賺取利潤的條件,違約行為的發生,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圍內,造成經營者生產經營活動的中斷或從事該活動的基礎(即財產)和條件的喪失,從而導致利潤損失。利潤損失是期待利益損失中最典型、最常見、數量也是最多的一種形式。利潤的性質決定了遭受利潤損失的受害者只能是從事一定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體經營者和承包經營者等。
(二)孳息損失。
孳息是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違約行為對正常情況下能夠產生孳息的財產造成損害時,同時也會導致孳息的損失。民法上將孳息分為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三)為消除潛在的損害后果而支出的有關費用。
在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中,還應當包括受害人在未來過程中為消除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潛在危害后果而支出的有關費用。以環境污染為例,造成農田污染,不僅使現有農作物減產,還會造成農田肥力減退、喪失。要把被污染的農田恢復到原有的土質和肥力,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改良和追加肥料,而在恢復過程中,受害人不但本應取得的收益減少,而且還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應視為可得利益損失,由加害人作出賠償。
(四)其他收益損失。
什么是可得利益
可得利益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期望從合同交易中獲得的各種利益之和,它是特指合同在適當履行后,債權人可以實現或者取得的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首先要明白可得利益是什么東西。然后要分清楚可得利益損失的分類有幾種。當對所得利益損失的相關法律條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