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審查與判斷的意義·
(一)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是判定肇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和應給予肇事行為人何種刑事處罰的重要依據
根據《刑法》第15條第2款的規定,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危害后果只有達到法定的程度才能構成。最高法院《審理交通肇事的解釋》依照罪刑法定的原則,從交通肇事行為致人重傷的人數、死亡的人數、行為人無力賠償直接財產損失的金額,結合行為人應負責任的大小及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的態度(是否逃逸),對交通肇事行為的后果達到構成犯罪的情況及如何給予刑事處罰作出了規定。該司法解釋規定了交通肇事罪三個不同量刑幅度的適用情形。依照這些規定,肇事行為只有在行為人應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或同等責任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行為人承擔交通事故的次要責任或不承擔責任的,不構成犯罪,故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首先決定肇事人是否構成犯罪。在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相同、行為人無能力賠償直接財產損失數額相同的情況下,在不同的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承擔事故責任重的肇事人與承擔事故責任輕的肇事人相比較,前者在同一量刑幅度內所受的刑罰要重一些,故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不僅對認定肇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有重要意義,而且對肇事行為人量刑有重要意義。由于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只能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它是認定交通肇事行為人是否承擔責任和承擔何種程度責任的法定依據,事故雙方當事人不能對此自行協商,故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既不能全盤照搬,也不能予以拋棄而自行確定行為人事故責任的有無及大小,只能對其進行審查、判斷,以達到對交通肇事行為人準確定罪、恰當量刑的目的。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是確定肇事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大小的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l06條第2款與國務院發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是判斷行為人是否有過失及過失的大小的法定依據,也是確定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有無因果關系的重要依據。如果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行為人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應全額賠償被害人或受害單位的損失;負主要責任的,應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被害人或受害單位也應承擔次要責任;負對等責任的,交通事故的責任者、被害人或受害單位各承擔一半的責任。
二、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應當進行審查、判斷的理由
人們往往認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是不容否認的,人民法院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應當予以采信,其實則不然,對其審查、判斷不僅符合刑事訴訟證據的理論,而且有法律依據,也是實際工作的需要。
(一)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的審查、判斷符合刑事訴訟證據的理論人民法院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過程,實質是使用案件的證據確定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事故責任以及責任的大小,以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應給予何種刑事處罰的過程。
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其性質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法》規定的鑒定結論。既然是作為一種刑事證據而加以使用,就應當具有證據的基本特征即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證據的合法性要求證據的收集過程要遵守法定的程序,證據的客觀性要求證據要與客觀事實相符,證據的關聯性要求案件所有的證據要相互印證,只有具備以上三個特征的證據,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因此,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加以審查、判斷是刑事訴訟證據理論的要求。
(二)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的審查、判斷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首先,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的審查、判斷是《刑訴法》的要求。
依照《刑訴法》第42條第3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第5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或責任重新認定書作為一種鑒定結論,必須經過庭審公開舉證、質證、認證,即使不公開審理,也要進行舉證、質證、認證,只有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此外,從法律效力來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處理程序》)作為行政法規。只能適用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不能適用于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其法律效力小于《刑訴法》,故即使錯誤地將《處理程序》中關于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效力的規定等同于認為該認定完全正確而不需審查,那么根據《刑訴法》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也應對其進行審查、判斷。
(三)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審查、判斷是人民法院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客觀要求
交通事故無論如何處理,劃分責任界限、作出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是處理事故的基礎,如果不限制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劃分交通事故責任界限的次數,那么當事人可能就事故責任永遠糾纏下去,交通事故就無法得到處理,故賦予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重新認定書以確定性是從程序上考慮的,類似于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關于責任界限的劃分就完全正確,也并不意味著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和交通肇事民事賠償案件時,可以不加分析地將其作為定案的根據,人民法院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或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書進行審查、判斷,可以糾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關于事故責任認定方面的錯誤,從而正確處理交通事故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安置房的定義
2021-01-13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房屋拆遷補償的時間及金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禁養區拆除有哪些補償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