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假想防衛不限于行為人誤認為存在不法侵害而實施防衛的情形,還包括正當防衛過程中的防衛打擊錯誤。如果這種認識錯誤能夠避免,對行為人應當按過失犯罪處理;如果這種錯誤不可避免則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二、事前防衛是什么意思
正當防衛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才能實行。所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但尚未結束。把事前防衛和事后防衛誤碼認為是正當防衛是對正當防衛時間條件錯誤認識的主要表現。
事前防衛也稱為事前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而進行的所謂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在實踐中,下列五種情形一般應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一是不法侵害已經完成,二是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三是不法侵害人已經自動中止了不法侵害,四是不法侵害人已經喪失了侵害能力,五是不法侵害人已經逃離了現場,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并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危害結果。存在以上五種情形而實施的防衛行為屬于事后防衛。但應當注意的是,在財產性違法犯罪的情況下,行為雖然已經既遂,但在現場還來得及挽回損失,應當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可以實行正當防衛。事前防衛和事后防衛屬于防衛不適時,不是正當防衛,而是行為人的故意加害行為,如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主要是指民事主體并沒有收到來自于其他主體侵害的威脅,但是卻實施了傷害他人健康,或者是侵害其財產的行為。此時一般會把假想的行為,當作是故意傷害的情形,也會按照故意傷害罪來判處民事責任,或者是判處刑罰。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