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頒布的民法總則,是自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史無前例的第一部民法典,民法總則的頒布對我國法律法規的事業意義重大。民法總則所確立的基本原則,是指導我國民事糾紛的重要準則和標準。那么,我國新頒布的民法總則確立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總則確立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平等原則平等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一層含義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二、自愿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三、公平原則所謂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通過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公平正義是對民事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四、誠信原則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體誠實不欺,講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
五、綠色原則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于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六、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慨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民法總則》關于民事基本原則的規定有以下幾條:
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承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總則所確立的主要是以上六個方面的原則,這六條原則在民法總則的第一章當中的第四條到第九條分別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下來。這六條基本原則,既是未來的發展目標,也是目前我國所面臨的特殊實際情形。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了傷者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1-03-23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