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是我國保護民生的一部基礎性法律條文,民法總則二審后民法總則草案做出了幾項重大修改,民法總則草案二審其主要方向是如何更好的保護老人和孩子,加強了對孩子和老人相關權益的保護,避免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受到侵害,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固。
近年來多次被媒體披露的未成年人遭受親人虐待甚至性侵的事件,以及事件背后暴露出的監護弊端,成為民法總則立法必須直面的問題。
民法總則草案二審稿對于監護制度進行了四處重要修改,涉及遺囑監護、監護人范圍、臨時監護措施和監護人資格的恢復。此次審議時,很多委員對二審稿監護條款的修改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圍繞如何增強監護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操作性,把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落到實處,與會人員也紛紛建言獻策。
對于認知能力有限的未成年人來說,尊重被監護人意愿的規定如何不被虛置,是很多與會人員在發言時關注的問題。“如果當事人只有一兩歲的時候怎么根據他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處理?以最有利于對被監護人的原則確定是對的,問題是由誰去確定什么是對被監護人最有利的。”全國人大代表林笑云提出。對此,王乃坤委員建議,協議確定監護人的,可以通過公證或者見證的方式訂立書面協議確定。通過公證或者見證的方式來訂立書面協議,既是對被監護人的權利的尊重,也是對監護人所肩負職責的一種提示和尊重。
“6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嗎?”在民法總則草案一審的時候,這個話題就被媒體炒成了熱點。同樣,在一審的時候,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就對6周歲兒童能否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提出疑問,有些與會人員建議修改為8周歲。二審稿雖然暫未修改,但就未修改的理由專門進行了匯報。
有很多委員堅持6歲的起點偏低了。方新、陳國令、蘇澤林、王明雯等委員都持此種觀點。方新委員認為,改為6歲體現我們的立法者觀念比較超前,也借鑒國外的經驗,但是我們一定要考慮到中國的國情。陳國令委員也表示,我國還有一半人口在農村,這些情況就決定了我國兒童教育成長的環境同歐美發達國家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實事求是地、科學地評估我國兒童現在的認知能力、辨別能力和自我承擔能力提高的程度。因此,蘇澤林、王明雯等委員認為定為8歲更合適。
雖然對6歲還是8歲,與會人員的意見不一,但是在尊重國情、審慎研究上,與會人員的意見是一致的。沈躍躍副委員長提出根據未成年人認知的情況和城鄉地區差別,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和監護人義務的履行作利弊分析,作進一步研究后提出一個適當降低年齡下限標準。任茂東委員也建議有關部門提出有關實證研究論證報告,慎重考慮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齡標準問題。
為了更好地保護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利益,二審稿增加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蘇澤林委員建議把“性侵害”改為“人身侵害”。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民法總則二審草案重大修改主要圍繞在老人和兒童的利益如何可以得到更好地保障,如何更好的維護未成年人的權益,民法總則本身就是一部為了保障人民利益誕生的一部法典,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法律意識再逐步增強,民法也在不斷完善,國家對于維護人民的利益也是放在首位的。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40平米房子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1-30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房產典當
2021-03-1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