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修改的原則有哪些?
1、慎重原則
所謂慎重原則,指的是修憲機關在決定是否修改憲法和如何修改憲法時應進行全局性的綜合考慮,只有在條件成熟時才可以修改憲法。慎重修憲的原因包括:
其一,憲法位于一國金字塔法律體系的頂端,是其他一切法律制定和實施的根據。憲法修改后,其他法律為了與憲法保持一致以獲取因具有合憲性而享有的各項保護措施,必然會做出相應的變更或廢止。這樣,整個社會的立法成本會驟然增加,立法成本的最終承擔者--納稅人的負擔也會隨之加重。并且,更令納稅人難以忍受的是,在其他法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期間,國家權利與公民權利的運作區間呈不定狀態,公民沒有充分的依據來尋求法律保護。同時,原有行為預期的瓦解也將使社會陷入無序和停滯狀態。
其二,如果一個社會已經具備了民主傳統,那么對于憲法的任何修訂都必須盡量不去觸動憲法的結構。憲法結構的穩定使憲法穩定的外在表現。憲法結構不宜觸動的原因是:特定時代的制憲者對自己設計的憲法結構總是情有獨鐘,同時期的普通公眾也心存戀舊情結。憲法修改,即使內容更趨正當性,但由于觸動了憲法機構,致使部分公民產生憲法被肢解的痛苦感覺,從而可能誘發抵觸情緒,使新憲法的實施困難重重。
2、程序正當原則
英國人蒲萊斯根據修憲機關和修憲程序的差異,將憲法分為柔性憲法和剛性憲法。前者指憲法的修改由普通立法機關或依普通立法程序進行;后者包括三種情況:一是修憲權由特殊的制憲團體專有;二是修憲草案雖由普通立法機關進行,但需經其他團體批準,三是普通立法機關可為修憲機關,但修憲程序不同于普通立法程序,或要求召開上下兩院的聯席會議,或要求2/3以上的多數贊同等。目前,各國憲法多規定嚴格的修憲程序,即以剛性憲法為主。雖然各自的修憲程序存在差異,但在價值取向上,都追求程序的正當性。修憲程序的正當性一方面有利于確保修憲內容的正當性,從而提高其社會的適應能力,延緩下一次憲法修改的到來;另一方面能增強修憲內容的可接受性,為其實施鋪平道路。
其實大家應該能夠理解必須要秉持著慎重和程序正當的這兩點原則來對我國的憲法進行修改,如果憲法修改程序不正當,那實際上所謂的憲法精神也將蕩然無存了。因此,憲法絕對不是某一位或者哪個國家權力機構就能夠資質進行變動的,每一次憲法的修改程序上和修改的內容上都是嚴格依法進行的。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