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相關法是指什么?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相關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國家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領土的全境及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綜合作用的產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國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了革命勝利的成果,是實現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相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和國家政權運作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國家機構的產生,組織,職權和基本原則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家安全,國家標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籍法》《國徽法》《國旗法》《集會游行示威法》《國家賠償法》《反分裂國家法》《締結條約程序法》《領海及毗連區法》《專屬經濟區及大陸架法》等。
六級法律位階
1.根本法律
由于最高權威的創制主體制定的、調整社會生活中最重要事項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處于該位階的法律是國家的根本法。在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項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關系,即國家權力的歸屬及其縱向和橫向的分工配置(國家權力的組織規范)、公民人權的尊重與保障(公民人權規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配置國家權力、保障公民人權的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唯一有權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機關。為保持憲法的最高權威性和穩定性,憲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別的程序來進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嚴格。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通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民代表在數量上近3000人)。憲法作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其他任何法律淵源均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2、基本法律
處于第二位階的基本法律的創制權屬于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制定或系統修改必須經全國人大代表過半數通過才能達成,這是基本法律區別于憲法(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前所述憲法的創制或者修改須經全國人大體體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才能通過)。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釋權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釋不能突破該法的基本原則。基本法律的適用和執行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和法律授予權力的行政機關。基本法律的調整事項是社會生活中重要的利益歸屬和配置。
我國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訴訟法等。
3、普通法律
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階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委員通常約為150人左右)。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普通法律的創制依據是作為根本法律的憲法和憲法之下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所調整的事項包容于基本法律調整事項之下,其內容為普通的社會關系中的利益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4、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是憲法第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5、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
6、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于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于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憲法和憲法相關法都在不斷的完善。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行政領域,我國法律都在不斷修護漏洞,杜絕惡意法律事件的發生,為人民的人身經濟安全起了重要的保護作用。因此我們要學習了解法律,并且尊重法律。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責任準備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