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的民事權利分類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標準會產生不同的分類,比如:就權利之間的關系而言,質權擔保的債權是主權利,該質權是從權利,從權利一般依賴于主權利,債權清償導致質權消滅。
民法總則的分類標準側重于界別不同權利的“利”,即特定利益是否具有財產性質,進而將民事權利分為三大類:人身權、財產權、兼具上述性質的權利。
權利=權(力量) 利(特定利益)
★權利、義務與責任
一般來說,權利與義務像一個硬幣的正反面,一面是權利,另一面是義務,違反義務產生法律責任。
2、 民事權益與民事權利
從概念上來說,民事權益包含了民事權利與其他利益。
法律保障利益的方式是多樣的,規定特定利益為權利是一種保障方式,在利益沒有上升到權利卻應當予以保護時,規定義務與責任又是另外的方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立法時,侵權責任法將一些沒有被法律規定為權利但應當予以保護的特定利益納入了調整范圍。民法總則吸收與肯定了這種立法技術。
3、 民法總則的民事權利分類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標準會產生不同的分類,比如:就權利之間的關系而言,質權擔保的債權是主權利,該質權是從權利,從權利一般依賴于主權利,債權清償導致質權消滅。
★民法總則的分類標準側重于界別不同權利的“利”,即特定利益是否具有財產性質,進而將民事權利分為三大類:人身權、財產權、兼具上述性質的權利。
二、權利之“權”
法律針對不同權利賦予不同的力量。根據“權”(作用)的不同,民事權利又可以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等。
★請求權:鐵血柔情
請求權是權利人請求他人為或不為特定行為的權利。請求權不似支配權,不能直接支配他人財物。請求權的實現需要借助對方配合,權利的救濟主要依賴于司法途徑。“鐵血”并非野蠻,請求權是一種文明、積極的進攻手段。
請求權在權利體系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便是物權、人格權等支配權,也延伸出了物上請求權、人格權上請求權等權利。
★債權是典型的請求權
債權屬于相對權,是典型的請求權。
★民法總則沒有規定自力救濟的方式與內容
生活中,債權人為了索取債務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構成非法拘禁罪。
三、權利的取得
民事權利取得方式: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
★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如簽訂買賣合同。
★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
相對民事法律行為而言,事實行為是不具有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意思,但依據法律規定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如拾得遺失物的行為。
法律規定的事件,如法定繼承情形下自然人的死亡。
四、權利的實現與救濟
★權利意識
法律規定民事權利,旨在:彰顯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教育與引導民事主體養成權利意識,保障民事主體依法取得、實現、救濟權利。
法諺1、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法諺2、有恒產者有恒心
★權利的邊界
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但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權利實現與救濟模式
①權利人享有民事權利(含有支配、請求等權能)
②相對人或其他人受法律或當事人約定的約束而履行義務
③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權利人尋求救濟,義務人承擔法律責任。
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每一個公民的,我們有基本的權利,比如我們的姓名權,肖像權,還有言論自由等都是屬于民事權利,憲法規定了,無論是誰,都不可以隨意的剝奪人們的權利,否則應該得到法律的嚴懲。民事權利是每一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的,也應該自己保護好。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停行政執法怎么處理
2021-03-03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